自日本上演“國有化釣魚島”鬧劇以來,已經有幾周的事件了。
在這幾周的事態嚴重惡化過程中,日方的態度從強硬到謀求緩和矛盾的機會,然后再到強硬的態度。面對中方的全國大規模的反日游行示威,日本右翼分子今日也即將舉行大規模的反華游行,人數達數千人之多。
日本的損失:
自日本“國有化”鬧劇以來,日本在中國的大中小型企業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日系車,日系家電,電器等商品。大量的日系車遭到扎燒,日本保險公司對其進行了大量的賠償資金達百億元之多(官方新聞報道)。近日,又傳出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希望通過領導層的會晤來達成中日的釣魚島共識,這似乎與之前強硬的態度相比有些質的轉變。眾所周知,日本政治上分政府和右翼分子,兩派在政治領域上出現較大的分歧,在局部的利益上有著一定的共識,國內兩派似乎有些不和諧的情形。
在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計劃購島計劃時,日本政府方面野田為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一切代價希望通過一種手段或者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勝選。雙方競爭激烈,“國有化”的鬧劇最終能夠持續多久,中國對日本的經濟反制措施又能持續多久,國民抵制日貨的心態又能持續多久。中國是日本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往來國家,大部門的經濟來源于中國,在日系車和電器上占據了中國廣大的市場。
(中國游行砸日系車-非理性的“假愛國”)
(中國游行圖片--民眾游行
(日本反華游行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