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掙錢的APP軟件不到兩成,現如今中國app開發師已突破200萬人
行業掃描:iPhone4帶熱APP開發昨天上午,一份報紙上的一則廣告吸引了APP開發師曉東的注意,廣告的標題是“月薪8000元起,移動終端軟件工程師”;這則廣告后面是一軟件實訓基地的招生廣告:“有計算機基礎大專以上學歷,5個月實訓;零基礎高中以上學歷,實訓10個月。招生廣告最后一行則用黑體標出:實訓合格后直線進入手機開發名企,符合條件者培訓費可零首付。”
“從這些文字中,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看出APP軟件開發行業現狀——正快速興起和壯大。”曉東說。目前在移動終端流行的各類APP軟件,是英文Application(應用軟件,應用程序)的簡稱,起源于2008年蘋果(454.45,-6.56,-1.42%)App Store的發布。2009年,隨著iPhone4在國內的火爆銷售,APP開發和應用開始在國內興起。由于智能手機的流行,現在的APP多指運行于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的第三方應用程序。近兩年,以iOS和Android平臺為代表的移動應用開發者異常活躍。
創業故事:起步頭半年只掙了幾萬塊錢
成立于2010年的云動數字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專業從事APP開發的公司。公司有十余名專業APP開發師,還有將近20人的穩定的外圍合作開發團隊。創始人之一楊亮告訴記者,“這個行業的創業門檻其實不高——對于做實業的投資人而言,門檻很低,三四個人、有個場地、有些設備,就能做起來了。”
在云動數字媒體剛成立的半年時間里,公司只接到一兩筆為雜志做移動媒體客戶端的開發業務,掙了幾萬塊錢,“這個錢還不如原來任何一個人自己掙的工資多。”隨后他們開發出來的專門用于媒體客戶端制作的工具套件“云動出版”改觀了局面——基本覆蓋公司的日常支出。但即便如此,“前兩年公司都在虧損狀態,近一年公司才基本實現收支平衡。現在,已經有能力去做些有希望的產品設計和孵化,而不是單純地接些外包任務。”
運營模式:能賺錢APP不到兩成
記者采訪獲悉,APP開發機構業務方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專門替客戶做開發,屬于外包的性質;一類是自己研發和孵化一些產品。目前,市場上大多的APP制作公司都采用外包合作的方式。通常情況下,通過外包公司開發APP軟件的周期在1到3個月不等,一個版本的費用在3萬至6萬元之間。但專業開發APP的公司則成本較大,一個項目的研發報價從三四萬塊錢到50萬-60萬的都有。
據介紹,專業APP開發的成本體現在兩塊,一方面是產品的推廣費,另一方面就是人員成本。楊亮以公司近期馬上就要上線的“要開會”產品為例介紹了開發成本,這款產品可以把北京或者全國的活動、會議場地信息數據聚合起來,為會議承辦者提供一個便捷的全方位搜索引擎。除了開發成本外,還有調研和推廣成本,而一款產品上線后要實現大突破,還要經過反復的產品迭代。
雖然APP軟件在手機移動終端數以百萬計,但業界的統計數字顯示,只有10-15%的APP能夠真正賺到錢。楊亮對此表示,“大部分的APP應用淹沒在程序海洋里,找也找不到,更不要說掙錢。”
行業前景:專業APP開發師已超200萬人
隨著3G互聯網的到來,國內手機電子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化,推動了APP應用開發市場的發展。有預測稱,到2016年年底,使用移動終端上網的網民將可能會達到7億人。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據,給很多移動APP開發者帶來了希望。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內移動APP開發領域,已有超過4萬家的專業APP開發商,專業APP開發師超過200萬人。目前一個移動APP開發師的薪水基本都在6000元以上,一年經驗的開發師平均薪酬能達到1萬元至1.5萬元左右,三年以上的資深開發師,月薪甚至有可能拿到3萬元。
楊亮表示,目前業界更多的還是規模較小的開發機構,“大部分開發機構還都是在摸索階段,很好的跨越式發展還沒有實現,大家還在尋找自己和整個產業的突破點。無論是把移動APP開發作為職業的開發師,還是作為事業來經營的專業開發機構,都會發現需要面對的是日復一日、堅持付出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