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超過390億元人民幣,相比2010年增長超過95%。而其中移動電子商務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在整體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中占比接近30%,成為僅次于移動增值的第二大細分市場。
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推動了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2011年移動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接近12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0%,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近140%,用戶總量突破2億。到2013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00億元,未來幾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年均增速將超過50%。
移動電子商務占比的增加主要有幾點因素:首先,運營商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有足夠的能力轉移到移動端來促進移動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其次,國家不斷推出針對移動互聯網的利好政策,如:千元智能機、低端PAD、免費Wi-Fi、寬帶中國等等;最后,移動支付已經逐步得到消費者認可,新的支付習慣正在形成,移動支付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工具之一。
運營商和銀聯促進移動電子商務快速增長
在中國移動支付產業中,中國銀聯居于主導地位,三大電信運營商則在現階段承擔了實際推廣的角色。2011年,中國聯通宣布對外成立單獨的支付公司,聯通的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電信的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移動的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繼出籠,三家都將原移動支付業務部門獨立出來升級為子公司規格,并在2011年末,均獲得移動支付牌照。
相較其他兩家運營商,中國電信在手機支付上的進度要快很多。除了集采業務開展所需硬件外,中國電信還率先與銀行合作在國內城市進行試點,將手機支付應用的范圍從校園卡、公交卡等小領域擴大到金融流通領域。
此外,中國銀聯也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四個城市舉辦銀聯手機業務推介會,完善其手機支付服務商圈,推動在公共事業繳費、信用卡還款、票務訂購、電影票和彩票購買、小額刷卡等方面的應用。移動和銀聯的雙向互動,必將推動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
宏觀政策成為移動電子商務增長的利好背景
市場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宏觀政策的背景支持,2012年“寬帶中國”計劃的實施,促進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更帶動移動支付產業的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工作會中,將“寬帶中國”-寬帶提升計劃,列為今年工信部著力推動的六大行動計劃之一。根據規劃,寬帶中國戰略包括3G和光纖寬帶網絡兩個部分,如能按計劃實施工程,則在“十二五”末,許多大中城市將實現天翼3G網絡全網覆蓋,熱點區域WiFi覆蓋,建成有線無線一體化的高速寬帶網絡,提供無處不在、無縫覆蓋的寬帶服務。
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推出的“千元智能機”計劃,大大刺激了非智能手機用戶向智能手機用戶的轉移,中國移動設備企業開始搶奪智能機市場,改變了以前智能手機用戶規模限制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窘境。
相信受到日益改善的網絡環境和終端設備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影響,移動互聯網及其細分移動電子商務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通道。
移動支付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工具之一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移動支付的技術不斷創新,而用戶對于支付便捷性的需求同樣在催生新的支付方式的產生,隨著移動互聯網將向縱深發展,移動支付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和核心工具之一。
首先,移動支付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服務,相比在線互聯網商務,可提供豐富的個性化服務,帶來更大的價值,從而制造一個全新價值的互聯網經濟,激活整個電子商務市場。
其次,移動電子商務對產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巨大,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必將對包括終端制造業、軟件開發與系統集成業、信息服務業及相關傳統產業產生深遠影響。只有積極探索創新商務模式,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共贏,才能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
再次,移動支付正在逐步成為應用企業、用戶一起關注的發展方向,用戶認可度持續提高,根據CNNIC的統計,移動用戶在通過手機上網時,移動在線支付的使用比率由第26次調查的6.1%上升到了第27次調查時的8.4%。這說明,傳統的支付方式在發生改變,新的支付習慣正在形成。
最后,移動支付除了是既有電子支付的延伸,還會產生出更多的支付方式,這些支付方式有效的利用了終端的特點,例如利用終端配置的攝像頭進行信用卡的信息設別從而進行支付,例如利用終端耳機插口進行的信用卡刷卡業務等等。這都將更好的帶動移動互聯網及其應用市場的良好發展。